确实比过年还丰盛。
一家人,从刘夏青嫁出去开始,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一顿团圆饭。
徐勇军这干儿子(女婿),既是推辞了几次,刘福旺坚持,他也一脸羞愧地坐上了老刘家的上席,刘春来反而坐到了旁边主陪的位置。
规矩就是规矩。
舅老倌到了,就是亲家,也得把上席的位置让给舅老倌。
这是代表婆家对娘家的尊重。
不是绝对重要的事情,亲家几乎不会上门,舅老倌就代表着娘家。
哪怕是有了重要的事情,舅老倌跟亲家一起上门,比如刘福旺跟刘春来父子两一起去徐勇军家,父子俩肯定都是坐上席,但是刘春来会坐更重要的左边,刘福旺坐右边……
同样,女婿上门,坐上席,那是代表着丈人瞧得起他,认可他。
平时跪搓衣板啥的,但是在娘家,就坐下上席就让心中的怨言没了。
回去后,继续跪搓衣板……
“九娃,你也来……”
“不了,我就在这里吃。福旺叔,虽然新中国成立了几十年,祖宗的规矩,得守!”腰间系着一条围腰的刘九娃摇头。
徐勇军想开口,却被刘夏青瞪了一眼,不吭声了。
刘春来还想喊,却被刘福旺阻止了。
对于这些规矩,刘春来真心觉得太迂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