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段如梦似幻的往事。
地球上经历过这段往事的生命,如今早已化为了尘土飞烟。
如果现在还想亲眼看到这段往事的所有细节,那只有一个选择,就是跳到这段往事的光锥之外,然后等待。
不过,这不现实。至少就目前来说,人类的科学技术还无法实现这种超光速的跳跃。
【打个比方说吧,小甲在12:10出生在太阳表面,他不可能亲眼看到12:02的时候太阳表面发生了什么,因为他追不上太阳在12:02发出的光线。】
但居山考古队的考古发现,加上古远天总结的天文观测与理论研究的成果,让逆推这段往事变成了可能。
一切,都要从一团‘分子云’说起。
约八千万年前,那时地球正处在白纪中后期,如果给这时候地球上的恐龙霸主们戴上红外波段望远镜,那么,它们在抬头仰望星空的时候,也许就会注意到一团稠密的星际分子云正在一天天变亮。如果再赋予它们一些想象力,那么,它们肯定会联想到一样东西
蛋。
这团以氢为主要成分的星际分子云,就是能够孕育出恒星的‘蛋’!
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这团分子云中心处的密度慢慢变大,直到出现了‘大凝块’。
大凝块在吸积周围物质的时候,引力势能被转化为了热能,所以,随着大凝块越来越大,温度也越来越高,在红外波段也就越来越亮。
在大凝块的周围,一些尘埃云碎片继续收缩,逐渐变成了‘小凝块’,并在角动量守恒的自然定律下,开始围绕‘大凝块’运行。
随着时间推移,大凝块的温度越来越高,而它核心处的温度与压力很快就超过了某个阈值。
于是,质子与质子之间的库伦斥力被克服4个质子在几步略微复杂的核反应中,最终变成了1个氦原子核3个光子2个正电子2个中微子。
‘大凝块’的氢核聚变被“点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