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平九年冬月,独孤彻接连颁布了三道震动朝野的圣旨。
第一道,独孤彻将小皇子独孤铭正式过继给佟皇后,并册封为太子。这一消息如春雷般在宫廷内外引起了轰动。
紧接着,独孤彻又颁布了第二道旨意,嘉奖夏侯翊救驾有功,并授兵部侍郎一职,即日上任,另赏黄金万两。
最后一道旨意则是专门为夏侯纾而发。皇帝赐予夏侯纾一套位于京城的宅子,允许她在闲暇之余前去那里休憩。这一举动无疑是对夏侯纾的宠爱和嘉奖,使得她在宫中的地位更加稳固。
消息传开后,整个京城都热闹了起来,纷纷在议论这件事的背后故事。
自姚氏一族被清算之后,朝野上下都在密切关注着独孤彻对曾经宠冠后宫的姚贵妃的态度。毕竟,姚氏一族罪孽深重,但姚贵妃却为皇家诞下了皇子,这使得事情变得更加复杂。然而,谁也没料到强横了一辈子的姚贵妃竟然经不住打击香消玉殒。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不仅让姚氏一族彻底退出了南祁的历史舞台,也让佟淑妃顺利成为了中宫之主,并且理所当然的抚育姚氏的儿子。而独孤彻册立姚贵妃之子为太子,无疑向世人表明了他对姚氏一族终究还是有情分。
相较而言,夏侯氏兄妹所受的荣宠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夏侯纾没有心思去关心其他,只是觉得世事无常,可悲又可笑。
姚贵妃生前与佟皇后势如水火,不曾想,她死后,她的儿子却要由佟皇后抚养,并唤佟皇后做娘亲。而佟皇后估计也没有想到,她与姚贵妃斗了那么多年,最后竟然还要养情敌的孩子。这种关系颇有些讽刺意味,令人啼笑皆非。
另一边,袁才人自从被夏侯纾罚跪之后就像只缩头乌龟一样躲在自己的寝殿里,好长一段时间不敢出门。听到夏侯氏兄妹都被封赏的消息后,她更是大气都不敢出,恨不得自己立马隐身。
听宫里的人说,袁才人病了,而且病得很严重。太医看了一遍又一遍,出来都是摇着头说恐怕过不了来年夏天。袁才人不甘心,三番五次派人去请独孤彻,希望能得到天子的怜惜。然而,独孤彻却以国事繁忙委婉拒绝了。
眼看到了年底,袁才人的病情丝毫不见起色,炉子上的药罐子一天都没歇息过。棠梨殿的宫人平时没有得到过袁才人的好脸色,听说袁才人没用了,他们的心思也活络起来,纷纷疏通关系,企图在宫中寻找新靠山。袁才人原本出身就不高,现下又病了,见到这样众叛亲离的情形,更是气得加重了病情。
夏侯纾生平最恨背信弃义、卖主求荣之人。虽说袁才人如今的处境是罪有应得,她身边的人都有选择继续活下去的权利,但毕竟袁才人现在还活着,棠梨殿的众人为了一己私利竟然做得如此明目张胆和肆无忌惮,这不仅寒了袁才人的心,更是助长了宫里的不良风气。若是日后人人效仿,只怕后宫永无宁日。
因此,在由夏侯纾主持碧台小聚的时候,她就含沙射影地告诫各宫,谁要是敢落井下石趁人之危,她不会让他好过。
各宫心领神会,静默不语。棠梨殿众人得知被断了后路,也不敢继续放肆。
后来夏侯纾寻了一日去看袁才人,希望以此震慑住那些蠢蠢欲动的人。